本網訊 8月8日,中日韓亞洲校園學子們來到了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佛山,并參觀了佛山的祖廟、南風古竈以及石灣陶瓷博物館。
同學們首先參觀了佛山著名的“祖廟”。祖廟原建築于元代末年被焚毀,明初洪武五年重建,以後經過二十多次重修、擴建,終于形成一座規模宏大、制作精美、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和濃厚地方特色的古建築群。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名“北帝廟”。明代改稱靈應祠;因為宋元以後這裡一直是佛山各宗祠公衆議事的地方,成為聯結各姓的紐帶,所以佛山人習稱它為祖廟。同學們在參觀時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認真地聽導遊講解,仔細做筆記。
亞洲校園的師生們在祖廟留影
在參觀完祖廟後,同學們來到了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南風古竈。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建于明代正德年間的一座龍窯,五百年來窯火南風古竈不絕,生産不斷,保存完好,是世界上持續使用至今最古老的龍窯。南風古竈是曆代窯改革的定型産物,是陶瓷生産技術進步的裡程碑。至今仍發揮現代窯爐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2001年與隔鄰的高竈一起被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被載入世界基尼斯記錄。
亞洲校園的師生們在參觀南風古竈
最後同學們一起參觀了石灣陶瓷博物館,一件件精美絕倫、栩栩如生的陶瓷無不讓大家驚歎。此次佛山研習讓同學們再次領略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可以說給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中國文化課。
亞洲校園的師生們在石灣陶瓷博物館
文字/圖片:倪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