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9時,2005年中日文學國際學術研讨會于我校國際會議廳舉行了閉幕式。閉幕式上,知名學者孟慶樞教授和趙京華博士分别作了精彩的總結發言,各讨論小組的代表也都作了小組讨論總結,最後,由我校顧也力副校長代表學校緻了閉幕詞。至此,曆時3天的2005年中日文學國際學術研讨會終于在與會專家、學者們的熱烈掌聲中緩緩落下了帷幕。
閉幕式上,東北師範大學孟慶樞教授首先登台作了題為《後現代主義:給中國文學批評的思考》的總結發言。孟教授巧妙地将後現代主義的幾個核心理念如“差異性”,“解構”和“建構”等與中國文學批評近20年的變化結合起來做了系統地闡述。同時,他還對後現代主義思潮所帶來的諸如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東西方文化整合等“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作了具體而生動地描述,為本次研讨會“全球地域化語境下的中日文學研究的新路徑”的主題畫上了漂亮的點睛之筆。
随後上台發言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趙京華博士。趙博士首先肯定了本次研讨會的空前成功,他認為本次讨論會為與會的專家、學者們建立了一個知識交流的平台,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空間。接下來,趙博士圍繞日本知名學者東京大學的小森陽一教授的《日本語の近代》和《天皇の禦音放送》兩本專著,為大家分析了小森陽一先生的文學批評方法論及其作品的内在政治關懷。
兩位學者精彩的總結發言之後,本次讨論會下設的四個學術讨論小組的代表分别上台作了本小組的總結發言。在這之後,本次國際學術研讨會的贊助單位代表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薛豹主任也上台緻詞,對本次研讨會的成功舉辦表示了由衷的祝賀。
最後,我校顧也力副校長代表學校向各位與會專家、學者緻了閉幕詞。顧校長表示:本次國際學術取得了優秀的研究成果,辦得十分圓滿和成功。本次研讨會的突出意義在于其擴大和加深了中日兩國文學研究界的交流,為中日學者共同話語的構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本次研讨會也必将對我校的日語教學和研究以及學科建設産生更為積極而深遠的作用。
相對于本次研讨會“全球地域化語境下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研究的新路徑”這樣一個宏大的主題,僅僅三天的會期确實是十分短暫的。但我們有理由相信,本次的國際學術研讨會為中日學者的交流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台,為中日文學的研究打開了一扇嶄新的窗口,必将對全球化這一廣闊背景下的中日文學研究産生意義深遠的影響。
文字: 胡振皓 攝影: 羅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