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上午九時,2005年廣州日本語學國際學術研讨會在我校國際會議廳隆重召開。此次學術研讨會得到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的贊助,其宗旨是促進日本語學研究、日語教學研究的發展和培養該領域的青年研究人員。
此次國際學術研讨會邀請到來自日本大阪大學以工藤真由美教授為代表的多位教師,博士課程在讀生,日本岡山大學的宮崎和人副教授;韓國外國語大學校日本語科的鄭相哲副教授;國内同濟大學的吳侃教授、清華大學的張威副教授等17所大學的日語系教授、教師和博士、碩士研究生共同齊聚一堂。專家、學者們在一天的時間内将分四個分會場,圍繞日本語語法研究、日語教學研究等多個方面發表演講及宣讀論文。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校長顧也力教授、東語學院院長韋立新教授及日語系全體教師、碩士研究生也出席了研讨會。
首先由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副院長許羅莎副教授主持開幕式,副校長顧也力教授緻開幕辭。顧也力教授對各地的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并簡要介紹了我校日語專業情況。許羅莎副教授指出,随着日語學習者數量的猛增,日語的教學研究也日益受到關注,但廣大青年研究人員之間的交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而缺乏發表研究成果的園地。這一切都直接和間接地影響到了日本語學的研究和日語教學研究的深入發展。而本次研讨會特别邀請到中、日、韓三國的日本語學專家學者到會,發表演講,宣讀論文,正是為廣大日本語學的學者提供了一個共同交流學習的平台,對促進日本語學及日語教學的研究發展以及培養青年研究人員都有着積極的影響。
接着,來自日本大阪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的工藤真由美教授發表了題為《從全球化的視點看日本語研究——圍繞時态法的體系性》的基調演講。工藤教授用一個個淺顯的例子解釋了關于語言中的複雜問題,她總結到:日語與其他語言的比較研究将來會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不能隻單純停留在兩種語言的對比上,而應該從研究世界各語言的角度來進行比較;同時還要注意到方言中的語言現象。工藤教授的觀點得到了在場聽衆的廣泛認同,演講結束後從台下傳來陣陣熱烈的掌聲。
之後,研讨會便分為四個會場,在國際會議廳、第1,2,3會議室同時舉行論文宣讀的環節。至下午六時四個會場共計有四十位專家學者發表了論文演講。發言者的論文題材豐富,涉及面廣,涵蓋了語言學、翻譯學、教學研究等多個方面,且觀點新穎、見解獨到;之後接受聽衆提出的問題更是讓彼此真正進行了一次思想火花的碰撞。下午四時十分,來自韓國外國語大學校日本語科的鄭相哲副教授在三樓的國際會議廳,以《從TAM的觀點看日本語和韓國語的對比研究》為題發表了特别演講,從韓語的角度分析了日語中各種形态的特點。鄭教授首先從語言學的背景、韓國語言學的狀況、日語中的TAM到時态基本體系逐層分析;接着在分析日語的東北、盛岡、遠野、中田等地方言的基礎上結合韓語的時态對第二過去式進行解釋說明,由淺到深地為聽衆充分展現了日語與韓語的異同之處。
之後,我校日語系的陳訪澤教授就《關于日語的主語與主題》為題進行演講。陳訪澤教授首先對主語和主題兩者分别進行分析;然後再解析兩者之間的關系,最後總結出關于主題句的多種類型。
五點五十分,由許羅莎副教授為本次研讨會做閉幕緻辭。許羅莎副教授總結了本次研讨會的學術讨論情況,并對大會的演講主題做了歸類。
本次研讨會是繼2005年3月“全球地域化語境下中國文學與日本文學研究的新路徑”國際學術研讨會之後在我校召開的第二次大型的關于日本語學研究的學術會議,同時也是廣州有史以來首次召開的日本語學國際學術會議,本着觀摩和交流學習為目的出席本次學術研讨會高校共23所,人數達到150人以上。
在我校舉行這種大型的國際性學術會議不但為我校廣大日語系的師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可以幫助師生們解決平常在日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同時也有助于在我校廣泛發展一股日本語學研究之“風”,活躍我校的日語學術氛圍。
文字記者:馮美怡 林娟 餘曉珊 張鑫
攝影記者:羅彥 徐培捷 黃兆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