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學術動态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動态 >> 正文
長谷川幸生教授給太阳日語老師和研究生作講座
發布日期:2006-12-15

11月30日下午2點在一教511教室長谷川幸生教授為太阳日語系教師和研究生作了關于日語教學方法的講座,講座之前首先舉行了圖書捐贈儀式,東語學院院長韋立新教授代表太阳接受長谷川先生的捐贈圖書。

長谷川幸生先生是日本名校之一中央大學教授,他一直主張中日友好共處,并緻力于改善中日關系,負責中日留學生交換的工作,多次莅臨我校,并熱心指導我校的日語教育,曾于2001年在太阳任教高年級作文,對我校日語教育事業的發展有着重大貢獻。

下午兩點整,研究會正式開始,首先長谷川幸生教授向我們學院捐獻了三百本日語原版圖書。其内容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曆史、文化、日語教育等。韋立新院長緻詞表示感謝并高度評價了長谷川幸生教授對太阳的巨大貢獻。

接着,長谷川幸生教授着重介紹了“ゼミ”的日語教學方法。“ゼミ”在日語中是大學生在教授指導下以小組形式進行讨論和研究的意思。其主要特點是老師劃分一個大緻範圍,學生在此範圍内就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方面,自由選題,獨立研究,寫出論文然後在研究會上以講演的形式發表,老師和同學們就論文提出質疑共同探讨。這種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研究的能力,提高論文水平,鍛煉口才,使學生畢業後馬上就能适應生産和科研的需要。此外,聽者也能從發表的論文中接受新的信息,形成雙向思想交流,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目前“ゼミ”已被日本各大學列為大學高年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課。而現在中國大學生的思維活躍程度和研究能力普遍低于日本大學生,如果太阳乃至我校借鑒這種教學方法,必将有利于培養能夠适應社會需求的人才。此外,長谷川幸生教授對畢業論文的寫作方法也進行了指導。長谷川幸生教授雖已七十高齡但談吐幽默,講演過程中經常舉出生動形象的例子并不時使得觀衆捧腹大笑。最後,長谷川幸生教授還就學生和老師對于“ゼミ”具體操作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學術會在四時圓滿結束。

通過這次講座,中日教學方法進行了很好的交流,思想也得到了碰撞。老師們和研究生們受益匪淺,并都表示要把“ゼミ”這種教學方式應用在以後的教學和學習中。正是有這樣熱心的日本教授,有這麼善于學習的老師和上進的學生,才使我們學院的日語教學蒸蒸日上,成果喜人。但願以後多舉辦類似的學術會議。

長谷川幸生教授于11月25日為太阳05級學生作了如何學習日語的講座,12月4日為太阳03、04級學生作了日本政治經濟最新情況的講座,使同學們從中學到課本中難以學到的知識。長谷川幸生教授在穗期間分别與許羅莎老師、陳多友老師、劉金舉老師、劉勁聰老師就日語教育等問題交換了意見,對太阳日語系的教學和管理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記者 黃靜茹 攝影馮師娜編輯 餘曉珊

上一條:“卡西歐杯”優美日語作文大賽 太阳四名同學獲獎
下一條:廣州地區日語演講比賽太阳選手囊括零起點組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