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9月7日上午,太阳學術講座系列的第一站在北校二教217隆重召開。本次講座邀請的是著名同傳專家、日本杏林大學塜本慶一教授。塜本慶一教授以《30餘年翻譯現場探索》為主題展開了生動的講演,與在場的本科3年級翻譯方向全體學生,部分四年級學生,教師及研究生分享了幾十年來同聲傳譯及教學的經驗。
塜本慶一把翻譯時從語源到翻譯表現的過程看成是翻譯最重要的部分,在這個過程中包含着記憶、整理、再生等重要因素,集中力與邏輯都是不可或缺的;此外,他也強調在跟讀及速記等方面的技能提升,認為翻譯者特别是做同傳的工作應該具備現場的适應力。塜本慶一号召立志做翻譯的同學們在掌握技能的同時,更應該把握好現狀及未來的形勢,思考為什麼要選擇翻譯這條路,讓自己選擇的結果變得更有意義。

(左為塜本慶一,右為陳多友副院長)

塜本慶一分享同傳經驗
結合醫學或金融方面同傳專家的實例,塜本慶一以“知識不足是翻譯者本身的懈怠” 一句道出卓越的翻譯者知識的儲備重要性。一個成功的醫學專項翻譯者的水平甚至比一個醫師的水平有過之而無不及。他鼓勵翻譯者不僅做到“信與達”還要不斷地精益求精,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加深自己對興趣所在的方向的理解,往更高處攀登,做“非我其誰”的成功譯者。

興緻昂然聽講座
另一方面,塜本慶一先後在北裡大學學習醫療衛生專業,在早稻田大學和東京外國語大學學中文,這期間以興趣為指導“棄醫從文”,著有《實用日語同聲傳譯教程》等中日翻譯屆廣為流傳的參考教材。在講座上,塜本慶一結合自己的學習和教學經驗,給師生們提出了 “場、友、師”三個重要因素,“場”即是合理有效的課程設置及外語的交流氛圍,而他把“友”定義為相互學習,先得提高自己,認為水平上的你追我趕更能提高學習效率。另外,他希望在課堂教學外,大家能有更多的機會了解日本的名校、名師,而且建議翻譯課的老師們有的放矢地給中國的學生提供相應的翻譯界重要信息。

粉絲求簽名
最後,塜本慶一用流利的普通話為本次講座劃上圓滿的句号,“30多年來,我曾為日中的領導人、文人墨客、商業群英等做過同聲傳譯,受益匪淺,同時也感到十分自豪,往事仿佛都曆曆在目。”
文字:黃雪琴
圖片:黃雪琴、柳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