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學術動态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動态 >> 正文
日本生态文學研究第一人野田研一教授作客廣外著名教授論壇
發布日期:2016-10-25

本網訊 10月22日上午,太阳成集团tyc234cc著名教授論壇在北校圖書館負一層學術報告廳舉辦。本次論壇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人事處、教師發展中心、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日語系及中日比較生态文學研究所主辦。講座以“失われる他者の時間·ネイチャーライティング、ノンフィクション、他者”(流失的他者時間:自然寫作、紀實文學、他者)為題,由日本立教大學名譽教授野田研一主講。

野田研一教授作講座開場

出席本次論壇的有日本文學環境學會會長、日本金澤大學教授結城正美、我校東語學院黨委書記楊敏生、日語系主任張志剛,日語系副主任林彥櫻,以及來自廣東醫藥大學、山西科技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等省内外高校和我校東語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處、翻譯學研究中心、中國語言文化學院、後勤處等相關學院和職能部門的師生。本次論壇由我校雲山學者、中日比較生态文學研究所所長楊曉輝教授主持,她首先緻歡迎詞,緊接着楊敏生書記代表學校向野田研一教授贈送了紀念品。

楊敏生書記向教授贈送紀念品

野田教授肯定了生态文學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生态文學研究即是文學的環境研究,也是環境研究的一部分。講座從自然寫作、寫實文學、他者等關鍵詞方面切入。

講座伊始,教授回顧了2014年在我校舉辦的日語教育日本研究國際學術研讨會,并向我們介紹了他的兩個重要的研究目标。研究目标一分為三個層面。在曆史方向上,強調對環境問題進行考察,有必要曆史性地驗證整個人類文化和個别文化都有着怎樣的自然觀、環境觀;在現實方向上,有必要在前文所述的考察的基礎上,對當今的自然觀和環境觀進行認識了解;在未來的方向上,如果沒有前文所述的考察和認識作為前提,我們就不能就環境和自然問題決定将來世代的相關政策。研究目标二講到,生态文學研究的貢獻是,不僅有觀念上的研究,同時還有感性的研究、對心性和想象力的研究。總之詩人和作家們作品的成功創作,都是靈光一閃間捕捉到了自然觀與環境觀。以現代環境思想為源泉的著作更應該把目光放在文學作品占據了極大比重的事實上。

認真專注的同學

在流失的他者時間部分,野田教授講述了自然寫作作為專有名詞的産生及其定義。自然寫作的三要素分别為:自然史情報,個人反應,思想性解析。教授結合小池昌代作家在都市裡偶然被一條河的湍急的水聲動搖了内心緻使認識到這是和自然的接觸的例子,生動地向我們解釋了在自然寫作裡非虛構作品的作用。

在曆史中的他者時間部分,野田教授從石牟禮道子的著作「アニマの鳥」(靈魂之鳥)中探讨草之道和曆史的時間。他認為自然能夠誘導故事的發展,人的行動背後必定有自然的動向。自然是主題,人是客體,但是如今人們将主客逆轉了。近代是脫離靈魂的時代,人們的肉體與靈魂逐漸脫離,近代自我論和近代身體論也由此産生。人們漸漸被機械化的物體世界包圍,這就是所謂的近代化的世界史的意義。

同學踴躍提問

講座最後,野田研一教授耐心地傾聽了幾位同學的提問并認真嚴謹地為他們排疑解惑。楊曉輝教授對講座進行了簡要總結。野田研一教授被譽為日本生态文學研究(自然寫作研究)第一人,1993年在日本創建了日本文學·環境學會,任首任會長。同年又創辦了重要學術期刊《文學與環境》。野田教授的來訪,标志着我校與日本生态文學研究學界再一次實現了實質性學術對話,具有重要意義。

講座結束後教授與同學親切攀談

上一條:結城正美教授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日本生态文學研究學術研讨會上作專題演講
下一條:2016年度廣州地區日語教師研修班在我校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