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018年4月17~21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阿拉伯國家聯盟(Arab League)、國際阿拉伯語委員會(Arabic Language International Council)共同主辦,阿拉伯高校聯盟(Association of Arab Universities)、阿拉伯馬格裡布國家聯盟(Union du Maghreb Arabe)、阿拉伯國家新聞廣播聯盟(Arab States Broadcasting Union)等十餘個國際組織承辦的第七屆國際阿拉伯語大會在阿聯酋迪拜召開。來自全球47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以及媒體人士等300餘人出席了此次國際研讨會。


開幕式
我校東語學院阿拉伯語系主任勞淩玲、艾河旭兩位老師受邀參加了此次大會,是設會以來我國阿拉伯語教育工作者首次參加大會,開幕式上,阿聯酋副主席、總理、迪拜酋長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艾勒·麥克圖姆(محمد بن راشد آل مكتوم)做了主旨發言,在回顧當前全球阿拉伯語教育與研究現狀的基礎上,着重關注非阿拉伯國家的阿拉伯語教育問題。在為期五天的學術研讨會上,各國阿拉伯語專家學者圍繞“阿拉伯語翻譯學研究”、“阿拉伯語及身份認同”、“中國的阿拉伯語教育”、“阿拉伯語與智能應用”、“阿拉伯語全球推廣策略研究”等專題進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此次大會特别設立“中國的阿拉伯語教育”專題研讨,吸引了來自沙特、摩洛哥、黎巴嫩、埃及、阿聯酋、阿爾及利亞、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等國的專家學者60餘人共同參與,是參與人數較多的專場讨論會之一。勞淩玲老師的發言題目是“中國高校阿拉伯語會話教學實踐研究”,勞淩玲老師介紹了當前中國高校阿拉伯語專業的會話課程體系,并針對會話教學過程中難點和問題,介紹了廣外的具體做法與經驗,引起了各國阿拉伯語教育專家的高度關注。艾河旭老師的發言題目是“中國的阿拉伯語教育:曆史、現狀與挑戰”,艾河旭老師在全面梳理中國阿拉伯語教育曆史的基礎上,分析了中國阿拉伯語教育的現狀以及面臨的挑戰,特别介紹了廣外阿拉伯語專業的發展曆史與辦學特色。發言結束後,各國阿語教育同仁就中國阿拉伯教育現狀以及阿拉伯語教學等問題同兩位老師進行深度探讨,蘇丹喀土穆國際學院、阿爾及利亞特來姆森大學等阿拉伯國家的高校與我校在定期舉辦學術交流會、互派訪問團和學生進修等方面初步達成了合作意向。


論壇現場
此次國際阿拉伯語大會首次專門為中國學者設立了專題研讨會。中東最大的新聞媒體《金字塔報》采訪報道了我校兩位教師在國際阿拉伯語大會上的發言。國際阿拉伯語委員會官網也将全文刊登兩位老師的論文,并為兩位老師頒發了榮譽證書。

與論壇主席團合影
附:
2007年,為突出語言多樣性對于促進文化多樣性及國際間相互理解的重要意義,第6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宣布2008年為“國際語言年”。希望以此促進世界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決議強調,聯合國的6種官方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阿拉伯語和西班牙語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必須在聯合國的信息發布過程中得到恰當的使用,以便消除英語和其他5種官方語言在使用程度上的差異。随後,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倡議、支持下,阿拉伯國家聯盟決定成立國際阿拉伯語委員會,該委員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阿拉伯語管理機構,它緻力于規範管理阿拉伯國家各大高校的阿拉伯語教育、促進阿拉伯語在世界的傳播流通。國際阿拉伯語大會是國際阿拉伯語委員會主辦的最具權威性的國際學術會議,是國際阿拉伯語學界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