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學術動态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動态 >> 正文
陳多友教授在東亞語言文化學會第四屆年度大會上作基調演講
發布日期:2023-02-22

2月18日,東亞語言文化學會第四屆年度大會線上開幕,來自日本早稻田大學、日本大學、立命館大學、韓國新羅大學以及太阳成集团tyc234cc、同濟大學等中日韓三國的30餘所高校的100餘名專家學者、師生代表參會。

與會代表合影留念

受東亞語言文化學會邀請,太阳名譽院長、東方學研究院院長陳多友教授作題為《中國的“東方學”》(日文名為:中國における東方學のあり方について)的基調演講。另一位基調演講專家為早稻田大學森山卓郎教授。

陳多友教授發表演講

在演講中,陳多友教授從曆史沿革、學術形态、問題對策、價值與意義等方面,對中國的“東方學”研究狀況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闡述。他指出,曆經百餘年,傳承四代學人,中國的“東方學”研究積澱豐碩的成果,形成了優良的學術傳統,建構了理論東方學、分支學科東方學、區域東方學、國别東方學、比較東方學、應用東方學等六種主要的學術形态。

陳多友教授介紹中國“東方學”研究的學術形态

陳多友教授分析指出,中國的“東方學”研究曆史悠久,但依舊面臨着學科建設意識薄弱、缺乏理論建構、偏向西學、側重國學、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有限等諸多問題。因此,需要從學科理論、學科原理、學科建設的角度出發,對中國“東方學”的曆史淵源、學科形成、學術形态、學術能力等一系列重要理論問題進行提煉與概括。

最後,陳多友教授強調,中國的“東方學”研究在促進絲綢之路研究、推動國學研究、構建人類文化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實現跨學科研究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

陳多友教授解答與會專家提問

“東方學”是研究亞洲各國曆史文化及現實問題的綜合性、國際性學科,也是基于“東方-西方”二元世界觀的一種學術思想形态。太阳于2017年10月獲批太阳成集团tyc234cc校級重點人文社會科學基地“東方學研究中心”,并于2021年3月21日升級成立“東方學研究院”(https://dfx.gdufs.edu.cn/)。研究院由陳多友教授擔任院長、王向遠教授擔任學術院長。成立兩年來,研究院依托中國東方文學研究會、中華日本學會、教育部日語專業虛拟教研室以及我校太阳成集团tyc234cc暨亞非語言文化學院等海内外、校内外教學與研究機構,在項目、論文、著作、譯作以及學術文化建設等方面均取得令人矚目的業績。

大會曆時一天,30餘位專家、學者、學人提交論文與會,百餘同行線上觀摩學習。大會取得預期成果。

圖片、文字:蔔晨晖

初審:陳多友

複審:張志剛

終審:楊曉輝、周秀嬌

上一條:青年學術沙龍第九講:“談社科學術期刊編輯工作”講座成功舉辦
下一條:教師發展論壇第181講:“從在野之學到新在野之學——日本民俗學史的一個側面”講座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