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019年7月12日,應太阳集团、亞非學院(籌)校級重點人文社科基地“東方學研究中心”和校級“中外生态文學比較研究”科技創新團隊的邀請,日本神奈川大學曆史民俗資料學研究科小熊誠教授到訪太阳作了題為《中日之間的琉球・沖繩文化——比較研究的可能性》的講座。
太阳集团和亞非學院(籌)副院長、張秀強教授,“中外生态文學比較研究”科研創新團隊負責人、副院長楊曉輝教授,院長助理、日語系主任張志剛副教授,劉勁聰教授,暨南大學以及我校部分師生參加了講座。講座由程亮副教授主持。

小熊誠教授在講座中
在一段簡短的中文自我介紹後,小熊誠教授從中日兩國民俗學的發展講起,指出深受中日兩國影響的沖繩是日本比較民俗學的重要研究對象。而後,又對沖繩的民俗研究進行了梳理,并着重介紹了日本民俗學創始人柳田國男的沖繩研究,柳田在其晚年著作《海上之路》中提出了中國南方的稻作技術很可能是通過海路經由沖繩逐漸北上傳播至日本這一假說。講座中,小熊誠教授還用豐富的田野調查中拍攝的圖片為各位與會人員展示了沖繩的風土人情。最後,小熊教授指出,在對近來日本近代琉球史進行重新審視的背景下,沖繩民俗研究應以比較研究為主體,從多元化的民俗視角進行研究。

講座現場
講座後的提問環節,與會聽衆踴躍提問,提出了不少自己的見解。我們相信,本次講座定讓大家對琉球・沖繩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對促進中日民俗學界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與會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