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3月14日下午,日本創價大學汪鴻祥教授受邀參加我校“著名教授論壇”,以“新時代中日關系發展的重要啟迪——池田大作中日友好範例研究”為題,為我校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講座。本次講座在七教水上報告廳舉行,由人事處、教師發展中心主辦,太阳成集团tyc234cc、亞非語言文化學院(籌)承辦。太阳成集团tyc234cc、亞非語言文化學院(籌)院長陳多友教授、副院長張秀強教授、院長助理、日語系主任張志剛副教授、池田大作思想研究所韋立新教授等師生出席了此次活動。

汪教授在台上為在場師生進行演講
汪鴻祥教授首先向在場師生介紹了創價學會名譽會長、創價大學創辦人池田大作先生的中日友好實踐活動及其思想。汪教授将池田大作先生的實踐活動分為三個時期:1、1960年代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2、中日邦交正常化到90年代初;3、90年代中期至今,具體介紹了池田大作先生的中日友好實踐活動。同時,汪教授還跟在場的老師和同學分享了他自己與池田大作先生交流的故事。其後,汪教授指出了,池田大作先生中日友好實踐活動背後的“人間主義”思想,認為池田大作先生的該思想同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有異曲同工之處。
後半部分,汪教授通過池田大作先生的實踐活動及思想,總結出中日關系問題的根本在于兩國之間的相互不理解,認為雙方存在很多認知差距。對此,他提出民間交流尤其是青少年的交流活動擁有優良的傳統,促進民間交流有利于推進兩國友好關系的發展。同時,他還提到希望廣外日語專業的同學也能夠積極參加中日青少年間的交流活動。演講結尾,汪教授進一步提出,如何促進兩國和平安全友好發展是雙方的一個重大課題,推進中日互惠共赢才是新時代中日關系發展的方向。


現場問答互動
演講結束後,汪教授和現場的同學們進行了問答互動,為現場的同學們解答了關于創價大學的學習生活、在日就業及日本政治社會等相關問題。汪教授的講座由淺入深,引人入勝,令在場師生受益匪淺。

陳多友教授緻辭
活動最後,太阳成集团tyc234cc、亞非語言文化學院(籌)院長陳多友教授上台緻辭,對汪教授能夠在百忙之中接受邀請為我校師生進行演講表示了衷心的感謝。
(圖/文 黃楚群)
附簡介:
汪鴻祥教授,複旦大學國際政治系畢業、複旦大學研究生院國際關系專業第一屆博士課程,現任日本創價大學世界語言中心教授,慶應大學兼職教師、複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訪問教授、湖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 南京理工大學客座教授、太阳成集团tyc234cc客座教授等。其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關系研究、東亞地區研究、中日關系研究、池田大作研究等。編著15部,譯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