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動态
比較方知差異,交流促進了解——記兼平先生及兼平女士關于中日文化對比講座
發布日期:2007-03-05

3月1日,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日本國NPO法人日中友好交流會“友好橋梁的新篇章”理事長兼平睦夫先生及其令愛、該機構副理事長兼平裡美女士來太阳與師生進行座談。當天下午2點30分至4點30分,在二教116課室與114課室,兼平父女分别就關于中日民俗學研究與中日社會文化異同點等相關内容作了專題講座。

首先,在116教室,兼平睦夫先生就關于中日民俗學研究的幾點問題談了自己的個人看法。一開始,兼平先生向大家介紹了亞細亞少數民族中心迄今為止所開展的各種活動以及其在少數民族各方面的資料收集與觀察和研究上所做的努力。因此,在談到民族問題時,兼平先生主張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接着,兼平先生對中日民俗、文化差異做了具體的闡釋,指出中日在人種與文化間的源流關系。他還特别強調,在進行跨文化交流時,一定要注意語言交流,而所謂的語言交流,不隻是單純地停留于聲音、文字方面,還應該更廣泛地利用其他文化載體與符号,這其中也包括身體交流還有心靈交流。在講座最後,兼平先生耐心而誠懇地回答了現場聽衆提出的有關日本地理、曆史以及經濟等方面的問題,話語間充分體現了其博學、豁達和幽默風趣的風格,博得現場陣陣掌聲。最後,主持現場的陳多友教授也對兼平先生的演講做了精彩的點評和總結。講座結束後,兼平先生還與部分高年級的學生、研究生和老師進行了座談。

同時,兼平裡美女士在114教室也給大家呈現了一場生動活潑而兼具實用性的講座。主持現場的是劉金舉副教授。講座主要是圍繞中日社會文化的異同這一主題展開的。兼平女士通過介紹一些她本人在日常生活、工作所碰到的由于中日之間文化差異而帶來的不便的例子,讓大家有更深刻的感受和體會。其中一例講到的是:某日語專業人士替一家酒店将總台需要傳達給客人的一段信息譯成日文,結果譯文中存在很多中國式表達,連日本人都看不明白。随後裡美女士給出了正确的日式譯文,并與前者做了詳細的比較,有趣的講解令在場的聽衆都不禁揚起了嘴角。的确,中日語言表達間的微妙差異,如果對日本的社會文化以及表達習慣沒有一定了解的話,是無法細分的。所謂由小見大,看似簡單的一段筆譯,其中就體現出了對外國文化的了解與外語學習間的不可分割的相互關系。所舉事例也多與平日裡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确實令大家受益匪淺。在自由提問時間裡,大家就自己當前感到困擾的問題向裡美女士請教。作為一個有着豐富經驗的長輩,對同學們的問題兼平女士都熱心且詳盡的給出了自己看法,其間,還讓大家學到了一些待人接物方面的基本禮節。這對于即将走入社會或者已經邁入社會的我們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貴經驗的分享。

一年之計在于春。在剛剛開學的第一個星期裡,初春,陽光懶洋洋的下午,兼平睦夫先生與兼平裡美女士就為太阳學生與老師上了非常生動的一次課,同時這對于大家來講也無疑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上一條:2007“中日企業家論壇”在我校召開
下一條:東語學院與日本山九物流株式會社簽訂“山九育英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