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3月27日上午,我校人文大講壇第一講在北校圖書館報告廳舉行。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小森陽一、日本菲利斯大學文學部教授島村輝做客講壇,闡釋了日本無産階級作家小林多喜二的作品對現代的現實意義以及曆史必然性與當代語境的重要性。
本次的人文大講壇由校黨委宣傳部主辦、校圖書館和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承辦。校黨委宣傳部部長胡文濤、圖書館館長伍方斐、東語學院院領導以及日語系專業專業的部分師生出席此次活動。東語學院院長陳多友主持此次講壇。

陳多友主持講座
講壇開始前,陳多友介紹了小森陽一及島村輝兩位教授。胡文濤為兩位教授贈送了大學紀念品。
、
胡文濤向小森陽一贈送紀念品
島村輝首先闡述了“日本無産階級作家小林多喜二研究的曆史必然性與當代語境的重要性”這一題目的意義,認為不僅要研究小林多喜二作品的曆史性,更重要的是研究其對現代的影響。

島村輝談曆史必然性與當代語境的重要性
島村輝概述了日本近十年的經濟方面的發展:2002年開始,在小泉純一郎的政權下,日本的IT業不斷發展,日本也通過IT業積累了不少财富。但是近十年間,日本政權更替頻繁,使日本經濟的發展變得不穩定,原有的終生雇傭制度也被派遣或契約制度取代,支撐日本經濟發展的廣大勞動者卻得不到應有的待遇,收入不斷減少。在這種經濟背景下,小林多喜二的作品在日本社會受到極大推崇,特别是與現代社會狀況描述相似的《蟹工船》,而漫畫版的《蟹工船》也在中國出版,在世界各國都推崇的《蟹工船》引起了不少的反響。
小森陽一闡述了研究小林多喜二作品的意義。他講到冷戰後,因蘇聯解體,原來兩大陣營之間的對峙與競争不複存在的情況下,原有的為保障勞動者和防止革命爆發的資本主義勞動保障法不複存在,社會的廣大勞動者失去了重要的保障,勞動者面臨失去法律保障的現狀。盡管時代不同,但都與《蟹工船》裡面描述的社會狀況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說明研究《蟹工船》等作品對現代有極具的意義。

小森陽一探讨研究小林多喜二作品的意義
互動階段,香港大學王向華教授、阪南大學的洪詩鴻教授、香港城市大學的林少陽教授以及我校日語教授魏育鄰也參與其中,與現場聽衆就無産階級文學的現實意義等問題進行讨論。

出席嘉賓各抒己見
講壇的最後,島村輝現場自彈自唱日語版的《國際歌》,為2012年人文大講壇的第一講劃下完美的句号。

學生提問
(本文轉載自廣外新聞網)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