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東西大學學習報告
2017級 廣外中日韓亞洲校園 張慧婷
這個學期,我們前往東西大學,進行韓國語的學習。東西大學的課程種類繁多,既有基礎的口語、作文課,也有關于韓國社會、韓國文化的課程。在韓國的學習使我受益良多。
來到韓國,首先要面對的就是語言關。我的韓語基礎并不好,因此對新學年的學習十分擔憂,來到韓國之後才發現,自己的擔心其實是多餘的。韓國的課程采取全韓語授課,對我而言确實有一定難度。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适應,我掌握了基本的課堂用語,也逐漸能夠理解課堂内容了。對于語言課程的考核,東西大學采取了口試、筆試、課堂發表相結合的評分方式,而且,口試和發表的比重相當大。口試的内容是脫稿進行5分鐘簡單演講,發表則要求對韓國文化、韓語知識等内容進行講解,這些考試極大地鍛煉了我的口語表達能力。
除了語言課程,我們還學習了許多與東亞文化相關的内容。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科目是東亞社會研究。在東亞社會研究的課堂上,我們會分組就各種政治議題進行辯論,涉及的議題包括日本戰後責任、中日領土争端、殖民與近代化等等。我們需要查閱許多外語文獻,還需要和日本的學生合作撰寫研究報告,對議題進行深入的、辯證性的讨論。這個課程一方面開拓了我的視野,讓我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社會事件,另一方面鍛煉了我的團隊協作能力。
除了課堂上的學習,我們還進行了許多課外實踐活動。東西大學的實踐活動可謂豐富多彩,其中包括了跆拳道體驗、韓國料理制作這樣的本土文化體驗,也有聽講座、參觀曆史博物館這種引發思考的活動。其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活動是參觀日帝強制動員博物館。日帝強制動員博物館收藏了大量二戰勞工的書信、照片、文件,直觀地展現了殖民統治給朝鮮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在課堂上,我們就二戰時期的強征勞工問題進行過許多辯論,但看到鮮明的曆史證據時,我愈加意識到這段曆史的沉重和悲傷。就這樣,通過各種課外實踐活動,我們深入地了解了韓國的風土人情,學習當地人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對韓國的曆史和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日帝強制動員曆史博物館内的年表
在韓國的半年,我有幸得到許多老師的親切教誨,老師們對待語言基礎薄弱的我充滿耐心與包容,使我受益良多。未來的新學年,我也會不斷地磨練自己,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和綜合素質,以成為無愧于“東亞人文精英”之名的優秀人才。
編輯:亞洲校園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