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譚仁岸
學曆:博士
職稱:教授
個人簡曆:
2003年7月本科畢業于太阳成集团tyc234cc日語系,并在該校繼續教育學院日語系任教至2005年。
2007年7月獲得太阳成集团tyc234cc日語系日本文學碩士學位,2008年考取教育部日本文部省博士生國費留學獎學金,當年10月以研修生身份赴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留學。
2010年4月轉入日本一橋大學大學院言語社會研究科攻讀博士學位,2014年7月獲得博士學位(哲學),同年9月返回母校任教,2015年被認定為廣東省高級人才。曾擔任日語系副主任、中日韓三國“亞洲校園”教育中心主任。
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在日本神戶女學院擔任客座研究員。
現為日本現代中國研究學會、日本社會文學學會、中國日本哲學學會會員,廣州文藝家評論協會理事。
獲獎經曆:
2003、2004 |
連續兩年獲太阳成集团tyc234cc繼續教育學院優秀教師一等獎 |
2005.10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卡西歐杯日語演講比賽第一名 |
2005.11 |
廣州地區八大高校第19屆日語演講比賽專業組第一名 |
2007.07 |
第六屆世界翻譯比賽日中翻譯部門獎勵獎(日本靜岡縣政府主辦,獎金十萬日元) |
研究方向:中日現代思想史/文學史
主要研究領域:日本現代文藝批評/思想史,中國八十年代文學/文化史
所授課程:戰後日本文學批評史,日本戰後思想史名著選讀,漢語人文學術著作的日譯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
【獨著學術論文類】
1. (日文)「革命の世紀は過ぎたのか」(《革命的世紀消逝了嗎?》),《情況》(情況出版株式會社刊),2012年7・8月合刊
2. (日文)「膨張する「國民」とジャーナリスト:徳富蘇峰における「國民」を例に」(《膨脹的“國民”與媒體人:以德富蘇峰的“國民”概念為例》),《情況》(情況出版株式會社刊),2013年1・2月合刊
3. (中文)《大正時代日本知識分子的制度觀——以有島武郎為中心》,《外國問題研究》(東北師範大學主辦),2013年第3期
4. (日文)「1980年代における中國の思想解放運動と文化ブーム」(《八十年代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與文化熱》),《現代中國》(日本現代中國學會會刊),第87期
5. (日文)「儒學の「創造的転化」:八〇年代中國の近代化問題と関連して」(《儒學的“創造性轉換”:兼議八十年代中國的現代化問題》),《現代思想》(青土社刊),2014年第3期
6. (日文)「八〇年代中國における「文化」の意味:文化討論と尋根文學の文脈から」(《八十年代中國的“文化”之意義:從文化讨論與尋根文學的語境出發》),《言語社會》(一橋大學言語社會研究科年刊),第8期,2014年3月。
7. (日文)「文學と政治の間で:有島武郎と「宣言一つ」論争」(《在文學與政治之間:有島武郎與“宣言一篇”論争》),『東アジア文化研究』、東アジア文化研究會、2016年6月号
8. (中文)《極端民族主義之後的民族主義——以戰後初期的丸山真男、竹内好與石母田正為例》,《山東社會科學》,2018年第6期(被人大複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2018年第10期全文轉載,并入選《日本學刊》增刊(2019年6月)“日本研究優秀論文40篇”)
9. (日文)「大正時代の日本知識人論に関する一考察――西洋の知識人論を參照として」『東アジア文化研究』、東アジア文化研究會、2018年第6号
10. (日文)「知識人の選択と正義のアポリア――有島武郎の「宣言一つ」をめぐって」『神戸女學院大學論集』、第66巻第2号、2019年12月
11. 《八十年代中國的文化讨論與封建主義批判——一種“五四”視野下的重審》,《東亞觀念史集刊》(台北),第17期,2019年12月
12. (日文)「思想と実生活の対立とその止揚――正宗白鳥、小林秀雄、有島武郎を中心に」『神戸女學院大學論集』、第67巻第1号、2020年6月
13. (中文)《日本思想關鍵詞:近代主義》,《日語學習與研究》2021年第6期。
14. (日文)「「知識階級指導者排斥」問題と有島武郎の「宣言一つ」」、『東アジア文化研究』2021年第12号。
15.(中文)《早期柄谷行人的批評原理——反存在主義與反形而上學》,《作家天地》2021年第8期。
16.(日文)「「歴史化」とポストモダニズム——中國 80 年代文學史研究の一つの方法論について」、『東アジア文化研究』2024年第12号。
【翻譯類】
1. (專著)和辻哲郎《古寺巡禮》,上海三聯出版社,2017年
2. (論文)小森陽一《語言的政治,文化的政治,以及文學的政治》,顧也力、陳多友主編《全球地域化語境下 中國文學與日本文學研究 前沿文存(一)》,汕頭大學出版社,2006年
3. (論文)廣田昌希《〈勸學初篇〉與〈文明論概略〉》,子安宣邦著《福澤谕吉與〈文明論概略〉精讀》(陳玮芬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的附錄論文
4. (論文)坂井洋史《武田泰淳·主體性·公共空間》,《現代中文學刊》(華東師範大學主辦),2013年第5卷6期
5. (書評)木山英雄《<魯迅與托洛茨基——“文學與革命”在中國>書評》,《人間思想》(台灣學術雜志),2015年冬季号
6. (論文)闆垣雄三《世界瓜分與殖民統治》,《人間思想》(台灣學術雜志),2016年冬季号
7. (論文)坂井洋史《關于“東方”現代文學的“世界性”——以竹内好、石母田正和周氏兄弟對于民族主義的觀點為例》,《山東社會科學》,2017年第1期
8. (論文)賴住光子《和辻哲郎的思想根基:“型态”與“流動”》,收錄于《日本倫理觀與儒家傳統》,蔡振豐、林永強編,台北:台大出版社,2017年
【媒體寫作類】
1. 《“野宿者”之困》、《回不去的福島》、《年度漢字與現代日本》、《從渡邊淳一說開去》等10多篇,上海《新聞晨報》國際評論版,2013~2014年
2. 《一百年的漱石,漱石的一百年》,《光明日報》,2016年6月18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6-06/18/nw.D110000gmrb_20160618_1-12.htm
3. 《日本文化人的“北平體驗”,透露哪些信息》(王升遠著作《文化殖民與都市空間——侵華戰争時期日本文化人的“北平體驗”》書評),《解放日報》2018年09月10日:https://www.jfdaily.com/journal/2018-09-08/getArticle.htm?id=256994
科研項目:
1. 太阳成集团tyc234cc校級青年科研項目“有島武郎與日本的社會主義思潮”,2015年立項,已結項。
2.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現代性視域下的戰後日本文藝批評研究”,2016年立項,已結項。
學會報告與翻譯活動:
1. (學會報告)《關于戰後日本民族主義問題的劄記:以竹内好與與石田母正為例》,2016年3月26-27日,“第二屆亞際青年學者論壇:國民文學、沖繩文學、在日朝鮮人文學”(杭州),中國美術學院承辦。
2. (學會報告)《從形而上學的解構到形而上學的重建:柄谷行人的文學批評與馬克思解讀》,2016年11月11号,研讨會“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潮在東亞:柄谷行人的思想”,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主辦。
3. (學會報告)《關于戰後日本民族主義反思的一個考察——以丸山真男、竹内好、石母田正的民族論為例》,2017年11月11日,中華日本哲學學會年會,太阳成集团tyc234cc承辦。
4. (演講翻譯)日本哲學家柄谷行人演講:《作為精神的資本》,2016年11月11日,中山大學哲學系
5. (演講翻譯)京都大學哲學教授藤田正勝演講:《“思想間的對話”是什麼,何以必要——歐洲哲學與日本哲學》,2017年6月21日,中山大學哲學系
6. (演講翻譯)大阪大學教授浜渦辰二演講:《現代日本的精神醫療及倫理問題》,2017年9月21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嶺南講壇
中日同聲傳譯經曆:
2003.10 |
廣州市風神日産汽車調查座談會(卓越市場調查有限公司主辦) |
2003.12 |
廣州市國際電視紀錄片學術研讨會(廣東電視台主辦) |
2007.5 |
廣東省珠海澳門投資環境推介暨經貿交流會(珠海市政府主辦) |
2007.8.28―29 |
廣州市亞太地區城市旅遊振興機構第三屆總會(廣州市政府主辦) |
2007.9.21 |
廣州市南海區政府企業交流會(南海區政府主辦) |
2007.12.23—24 |
“浮遊的現代性:20世紀前半葉廣州、上海、東京的美術運動和都市文化”學術研讨會(廣東省美術館主辦) |
2012.5.24―25 |
中日韓“東亞出版人會議”(東京外國語大學主辦) |
2012.12.2 |
“21世紀中國文化與知識人”學術研讨會(日本和光大學主辦) |
2014.11.8-10 |
“東亞行政法學會第十一屆國際學術大會”(廣州大學承辦) |
2015.11.19 |
亞洲大學校長論壇(中國教育部、廣州市政府主辦) |
2917.12.1 |
“廣東-日立創新交流會”(日立集團主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