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太阳姚奇志、魏育鄰老師在中國社科院二類權威刊物、著名綜合性學術期刊《日本學刊》2009年第五期、2010年第二期上分别發表論文《日本文化外交的觀念變革與實踐創新》、《“現代的超克”的民族主義基調——對其産生背景及有關主要言論的考察》。
據悉,魏育鄰教授近年在《日本學刊》上發表論文已達三次。另外,以姚奇志為第一作者的論文(第二作者為我校胡文濤老師)《日本文化外交的觀念變革與實踐創新》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國際政治》2010年第1期轉載。這都充分顯示出太阳教師在研究層面上的取得的豐厚成果以及在對日本文化探讨研究上不斷進取的精神。

《複印報刊資料·國際政治》2010年第1期

《複印報刊資料·國際政治》上轉載的論文
文字:郭美燕
編輯:常小竹
附1:《日本學刊》簡介
《日本學刊》系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期刊。主要刊登我國日本研究者關于日本諸學科的優秀研究成果。它是日本研究者進行學術交流的園地,廣大讀者認識和了解日本的窗口。創刊于1985年5月,其前身是《日本問題》雙月刊,由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主辦。1990年2月,中國全國性的日本研究學術團體——中華日本學會成立,決定《日本問題》改為學會會刊,由學會和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合辦,并更名《日本學刊》,于1991年1月出版,重排期号。
附2:論文内容提要
《日本文化外交的觀念變革與實踐創新》(作者:姚奇志 胡文濤)
内容提要:近年來日本文化外交在塑造和傳播良好的國際形象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進入21世紀後,為适應全球化的需要,日本文化外交觀念出現變革,推出“發信”、“受容”和“共生”為行動指南,對運作機制和活動方向進行了調整,并積極就活動項目、文化形式和傳播方式進行新的實踐探索,目标是不斷提升國際形象、最終實現政治大國形象的建構。但由于日本外交實際與文化外交的屬性要求存在矛盾,同時受曆史觀的直接影響,從長遠看,文化外交對日本的國際形象建構作用會出現明顯的局限。

《日本學刊》2009年第五期
《“現代的超克”的民族主義基調——對其産生背景及有關主要言論的考察》(作者:魏育鄰)
内容提要:所謂“現代的超克”在日本是一個直至今日依然被反複讨論的學術話題。它作為日本現代思想史和文學史上的重要事件,發生于20世紀40年代初期日本對外不斷擴大侵略戰争、對内日益加強法西斯統治的曆史時期。它的言論和思想主要來源于京都學派和日本浪漫派。前者通過“知性饒舌”、煞有介事的哲理搬弄,後者則以“詩性辭藻”、蠱惑人心的情緒渲染,合理化和美化日本的對外侵略戰争和殖民統治,為日本極端民族主義的孳生和蔓延提供理論依據和情感依托。對其進行梳理和分析批判,可以說是認清當代日本民族主義問題的一項無法省略的重要工作。

《日本學刊》2010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