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學術動态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動态 >> 正文
中阿文學研究會副會長郅溥浩解讀阿拉伯文學
發布日期:2010-04-28

本網訊 4月21日,中國阿拉伯文學研究會副會長郅溥浩為太阳阿拉伯語專業的學生帶來一堂精彩的文學講座。我校東語學院黨委書記林紹雄,客座教授趙培森以及來自埃及開羅大學的外教和阿語專業師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林紹雄書記熱烈歡迎郅溥浩教授

林紹雄首先對遠道而來的郅溥浩表示了誠摯的歡迎。他表示,郅溥浩為我國阿拉伯語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是阿拉伯語界的奠基人。他将自己珍藏的具有我校标志的領帶及一本我校簡介贈送給郅溥浩。

勞淩玲介紹郅溥浩教授

此次講座的主題是阿拉伯現當代文學。郅溥浩回顧了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阿拉伯世界包括東方、西方、埃及及海灣等地區的文學發展史。其中他重點提及了反思文學的興起、女性文學的興起及東西方文學交流過程中的沖突。介紹中,他先簡單介紹了各個故事的情節,後又深刻地分析了不同時期文學所反映的不同内涵和社會問題。例如,反思文學主要反映對阿拉伯世界出路的思考,以60年代作家為主要代表;而女性文學則以近20年來的女性作家為代表,他們打破了以往由男性反映女性地位的傳統,寫出了男性所感受不到的東西,這一時期的文學大多具有一種沉重感;在面對東西方的文學沖突時,更多的阿拉伯青年選擇的是用自己的力量尋找出路改變國家。

郅溥浩認為,阿拉伯現當代文學是繁榮的,這一點也為阿拉伯文學家所公認。他強調,阿拉伯社會充滿了矛盾和痛苦,特别是1967年戰争的慘敗極大地促進了作家們的覺悟,在經曆了陣痛之後,反思文學相應而生,進而促進了文學的繁榮。因此,60年代不僅是埃及文學的轉折,也是阿拉伯世界文學的轉折。世界小說的發展又在客觀上增進了阿拉伯作家文學知識的積澱。現當代作家們用不同創作手法進行創作,從而促進了藝術的創新,與此同時,文學創作也更多地涉及敏感問題,如對“性”、宗教等“神聖”事物的觸及,“越禁止,寫的越多”的現象也開始出現。郅溥浩還強調,文學批評的繁榮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創作的發展,加之現代媒體和傳播手段發展運用和地區文學活動的頻繁開展,更推動了現當今阿拉伯文學的發展。

最後,郅溥浩與外教及學生進行了互動交流,學生們紛紛表示,這場講座讓他們受益匪淺。

附郅溥浩簡介:

1964年-1967年:叙利亞大馬士革大學進修

1987年-1988年:埃及開羅大學文學院訪問學者。

1969年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曾任東方文學研究室主任、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東方文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現任中國阿拉伯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已出版專蓍《神話與現實——一千零一夜>論》,論文《具有永久魅力的阿拉伯詩歌——懸詩》等四十餘篇;翻譯《阿拉伯文學史》、《梅達格胡同》(長篇小說)、《一百零一夜》(民間故事集)等中短篇小說三十餘篇;《阿拉伯短篇小說選》(主編、合譯)、《一千零一夜》(合譯)。

此外,為《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外國名作家傳》等撰寫辭條多條。主編并參加翻譯的《阿拉伯短篇小說選》,屬《世界短篇小說精品文庫》中的一種,并獲全國第三屆圖書獎優秀圖書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圖書獎

文字:溫小鳳

圖片:溫小鳳

編輯:劉 蓓

上一條:中阿文學研究會副會長郅溥浩解讀《一千零一夜》
下一條:太阳姚奇志、魏育鄰老師分别在《日本學刊》發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