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5月31日下午,杏林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塚本尋做客廣外,作題為《旨在提高口譯學習者語音表現能力的外語教學方法》的講座。東語學院院長陳多友、日語系主任張秀強及日語系多名老師參與了本次講座。本次講座主要對象是日語系大三翻譯方向學生及日語翻譯研究生。
細談中譯日與日譯中的不同——感覺
顧名思義,本次講座主要是介紹提高口譯學習者的語音表現能力的教學方法。塚本教授圍繞“培養自然流暢的日語語音表現能力”及“集中注意力,提高語音表現能力”兩個方面進行了講解。在介紹“獲得自然的語音表現能力”的教學方法時,塚本教授先後讓兩名學生上台對一段日語新聞進行現場朗讀并翻譯成中文。起先兩名同學由于對新聞内容不熟悉,朗讀時受限于單個生詞,加之斷句錯誤,語調平闆,讓聽衆不知所言。但在塚本教授指導下,經過“用母語講出文章意思——用母語重複文章——用母語概括,并重複練習以至流暢——用外語朗讀——理解意思與聲情并茂的表現相結合”這一個流程的練習後,兩位同學再次朗讀時聲音抑揚頓挫,聽衆也更容易聽懂了。
塚本老師指導學生進行現場翻譯演練
在“集中注意力”方面,塚本教授則着重介紹了“跟讀”這一方法。所謂跟讀,是指一邊聽音頻,一邊像影子一樣重複音頻内容。塚本教授指出:與觀看錄像相比,跟讀能夠排除影像、文字等的幹擾,是提高口譯學習者語音表現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時,跟讀對于口譯學習者掌握所學外語的節奏、語調等也十分有效。在介紹完理論後,塚本教授現場讓現場學生跟讀新聞,在實踐中體會了這一方法的作用。
最後,塚本教授播放了現在杏林大學留學的我校學生的視頻,視頻中留學生們簡單介紹了杏林大學的校園風光、留學生的相關課程及住宿情況等,讓在場的日語系同學對赴杏林大學留學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文字:陳夜早
攝影:徐 丹
編輯:徐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