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2014年4月25日上午,日本東洋大學梁春香教授以“中日文化的異同性”為題的講座在七教314室開講。講座中,梁春香通過舉例淺談了中日文化的異同性,并重點講解了中日文化的差異性。
首先,就中日文化的相同性而言,梁春香提到,日本的文字裡有大量的漢字,與中文同屬漢字文化圈,另外,兩國的禮儀雖然在姿态要求上有不同,但與西方的禮儀比較起來就有相似性——日本的是兩手掌心向上并兩手交疊在一起,置于與肚臍平行的位置;中國的禮儀小姐則是一隻手掌心向上,另一隻掌心向下,兩手咬合别在腰處;而西方的見面禮則以親吻和擁抱為主。此外,中國和日本的禮儀特點是内斂,而西方是開放。

梁春香教授闡述中日文化異同性
至于差異性:在穿着文化上,梁春香認為兩國有差異但在趨同——日本有和服,中國有旗袍,但是現在兩國的人都穿上了洋服(由西方人簡化的衣服),所以容易分不清是哪個國家的人。 在飲食文化上,梁春香指出,因為中國是大陸文化和農耕文化,所以決定了中華飲食是熟食文化,且吃的魚以淡水魚為主,如草魚,鳙魚等;而日本則是島國文化和漁撈文化,所以日本料理是生食文化,吃的魚以海魚為主,例如日本的便當食材是以海魚為中心做的。 在生死觀上,中日兩國的看法是有很大的區别的。“好死不如賴活着”是中國人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表明他們不管發生如何糟糕的事,也要活下去的觀念以及就算惡人死了,也要繼續追究下去的看法;而日本人則是時常有着會給别人添麻煩的想法,當遇到巨大挫折自殺時,也要拉着小孩一起去;而且他們認為,死了的人就是結束了,不管他生前犯了多大的錯誤也不再追究了。因此,在日本死人是可以和活人共存的——城市裡的寺廟等地方有很多墳墓,而在中國則是死人要和活人相隔得遠遠的,墓地必須要遠離活人。 在色彩的喜好上,梁春香認為中日兩國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日本,因為選擇的是西式婚禮,所以他們的婚禮上是以白色為主。而中國是以紅色為喜慶的象征,所以婚禮的主色是紅色。另外,白色的燈籠在日本也很常見,如經常使用在富有日本特色的舞會上。而在中國,白色燈籠是不常見的,通常用在葬禮上。 在宗教文化上,日本有神道教,佛教還有基督教等多種宗教,其中,神社和日光東照宮是神道教建築的代表,淺草寺則是日本佛教建築的代表;在中國則以佛教和道教為主,宗教建築比較單一,寺廟比較容易看到,而其他宗教的建築較少看到。

同學們在認真做筆記
最後,梁春香教授總結道,如果不了解中日兩國的文化,就無法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學習。
文字:陳淑蓮
圖片:陳淑蓮
編輯:陳文浩
附:
梁春香教授簡介
教育背景:
畢業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亞非語系(日語專業)
日本立教大學大學院旅遊專業(旅遊學碩士)
(教育部1984年派出第一位學習旅遊專業的學生,并在日本第一位獲得碩士學位)
吉林大學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
2011-2012年,被任命為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研究費委員會評審委員;現任于日本東洋大學國際地域學部國際觀光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