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0月28日,北京語言大學的周閱教授于北校區第七教學樓107,以“《禽獸》的隐喻性與《莊子》”為題,為我校師生帶來關于川端康成文學研究的講座。講座由我校重點人文社科基地“東方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曉輝教授主持。東方語言文化學院院長、東方學研究中心主任陳多友教授,中心副主任劉志強教授等院内外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此前周閱教授曾有到我校開展講座的經曆,并因此收獲了不少學生粉絲。廣大師生紛紛慕名而來,積極參與此次講座。講座現場座無虛席。

講座現場座無虛席
此次講座的内容是周閱教授在研究川端康成文學時所發現的川端康成的《禽獸》與《莊子》之間關于隐喻性的聯系。周閱教授指出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說《禽獸》隐喻了當時的時代狀況,表現出了在當時日本社會環境下川端康成的個人心境。而這與《莊子》中莊子善用寓言将其深邃的思想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的手法相似,從而能予人深刻的印象與直接的感悟。除隐喻性的相同之處之外,周閱教授認為《禽獸》中描寫的主人公喜歡與禽獸為伴的心理與莊子的“萬物群生”,“禽獸成群”的理想境界也是十分相似的。另外,周閱教授還列舉了川端康成在其畢業論文中提及老莊、曾翻譯莊子文學作品、在作品中對“莊周夢蝶”中延伸出的“蝴蝶”這個意象有過多次描寫等多個例子,以此論證莊子對川端康成産生了重要影響。最後周閱教授得出結論:川端康成在文學創作中運用隐喻手法的原因之一是他受到中國古典《莊子》的啟發。

周教授講演中
講座最後設置了問答環節,周閱教授熱情地為觀衆答疑解惑。講座至此圓滿結束,現場掌聲熱烈經久不息。

與會部分教師合影留念
文字:尹曉琳
攝影:王 丹
編輯:鄧 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