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5日,新文科建設背景下2020高校日語翻譯專業建設高端論壇在我校舉辦。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暨南大學等國内上百家高校的近300名專家、學者及同行參加了此次論壇。本次論壇分設四個分科會,分别就MTI 教育改革與發展、MTI 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MTI 課程設置與學位論文以及翻譯碩士教學研究展開深入研讨,四場分科會分别由宋協毅教授、丁國旗教授、林璋教授、楊曉輝教授、徐滔副教授、張志剛副教授、朱鵬霄教授、張秀強教授主持。
在第一分科會“MTI 教育改革與發展論壇”現場,九州外國語學院馬越雪夫老師、西安外國語大學葛睿老師、聊城大學渠海霞老師、暨南大學王寶鋒老師、太阳成集团tyc234cc宋伍強老師和黃楚群老師就網絡平台建設與教育資源開發、教師發展等問題展開研讨。該論壇提出希望各高校之間互幫互助,多與大城市企業等建立人才實習、聯合培養機制,并提出要多和外語名牌高校、實踐機會多的大城市院校結成友好院校,開展教師培訓、實踐培訓等活動,促進地方高校師資發展等。
第一分科會部分嘉賓現場合影
在第二分科會“MTI 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論壇”現場,吉林外國語大學彭明新老師、南開大學王凱老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吳英傑老師、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王宇新老師及太阳成集团tyc234cc程亮老師就就課程思政、教材開發、協同育人等議題做了專題報告。主持林璋教授點評,對MTI學生來說理工類翻譯是短闆,對各院校來說最理想的就是培育出複合型人才。而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如何将翻譯與其他學科融合這一方面要多做努力,将經驗形成文字,供大家學習參考。楊曉輝教授認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并根據國家的需求、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分類指導這樣的分層次培養機制十分重要。另外,楊教授談到課程思政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日語專業如何将課程思政和教材開發落到實處,需要大家一起探讨和思考。
第二分科會部分嘉賓現場合影
在第三分科會“MTI課程設置與學位論文論壇”現場,天津外國語大學修剛老師、西安交通大學李國棟老師、華南理工大學賈海平老師、信息工程大學費建華老師就各高校MTI的課程設置進行研讨,并讨論相關人才培養方式,探讨MTI教育課程試點中面臨的困境及解決方案。此外,太阳成集团tyc234cc李志穎老師對MTI的前期準備進行了介紹,劉甯老師對MTI學位論文現狀進行了分析與總結。
第三分科會部分嘉賓現場合影
在第四分科會“翻譯碩士教學研究論壇”現場,廣西大學蔔朝晖老師、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林曌老師、上海理工大學楊本明老師、天津外國語大學薛悅老師、太阳成集团tyc234cc劉先飛老師以及龐黔林老師就課程思政、教材開發、協同育人等有關議題展開研讨,探讨了專項培養需要所需的理論支撐、翻譯理論如何本土化以及專項培養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要如何取得平衡等課題。楊本明老師提出,理論支撐應該由老師簡單引入,學生讨論并自主選擇貼合的理論。蔔朝晖老師指出學生在理論和翻譯文本結合的能力較弱,需要老師支持引導。
第四分科會部分嘉賓現場合影
本次論壇是在新文科的背景下開展的,但新文科的概念早有提出,不過其真正落地是在今年2020年。經過此次各位專家學者的集中研讨,深度交流,大會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新文科的建設與發展也因此有了更多元化的目标。其不僅對MTI 教育改革與發展、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課程設置與學位論文以及翻譯碩士教學研究等相關課題提供了新的展開方向,也對MTI未來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圖文:姜 媚
終審:陳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