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學術動态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動态 >> 正文
建校55周年系列學術活動”講座|中印關系中的文化因素
發布日期:2020-12-23

2020年12月11日上午,北京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教授應邀為我校師生作了主題為“中印關系中的文化因素”的講座。講座前,日語、亞非(籌)學院院長陳多友教授作緻辭,日語、亞非(籌)學院黨委書記周秀嬌、副院長胡瑞、我校部分教師和南亞語言文學系學生等參加了本次講座。

陳多友院長緻辭

姜景奎教授指出,2020年5月以來,中印關系呈陡崖式滑坡狀。中印兩國間政治、經濟、外交、邊界、疫情及周邊國家局勢成為國際關注焦點。文化角度上看,應當存在内外兩方面原因。

内因方面,姜教授通過分析印度國内有關“印度民族”這一情況的變化,指出自2019年8月以來,由印度政府,最高法院,人民院等國家機關出台的旨在建立一個由印度教族群為主體的印度族群的一系列政策在印度取得了很大成效。而另一邊,由于莫迪政府錯誤判斷了當時的國際形勢,認為中國國内的疫情難消,印度内的疫情難現以及美國會采取徹底反華的舉措,因此莫迪政府決定以中國作為檢驗國内民意團結程度的靶子,造就了目前印度國内空前反華的民意狀态。

姜教授講座中

外因方面,姜教授選擇從曆史的角度出發,指出從古代到近代,在中印關系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地理等因素的限制,兩國間的文化交流并不密切。而進入現代以後,由于中印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顯著,中國國民對于印度國内宗教色彩濃厚的文化現象缺乏了解與認同,因此中國在與印度進行對外交往,希望以此改善中印兩國關系時,往往收效欠佳。因此,姜教授倡導廣大師生,要将語言學好,深切關注對象國文化,融彙貫通,從而才能更好地結合當前形勢開展相關研究。

師生認真聆聽

講座最後,針對中印關系未來的發展方向,姜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見解。他指出,中國作為國際社會上的改變現狀者,應該肩負起妥善處理後續問題的責任。而在發展中印關系的過程中,除了進行外交往來與商貿合作外,還應該深入開展教育,文化,體育,旅遊等各領域人文合作,推動兩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文字:阙傲然、王玺茜

圖片:陳語山

終審:胡瑞

上一條:2021年“東方學與亞洲共同體”系列講座第一講圓滿舉辦
下一條: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全國日語筆譯口譯教學研讨會暨2020高校日語MTI教育論壇分科會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