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學術動态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動态 >> 正文
關西學院大學島村恭則教授為我校師生開設著名教授論壇第604講暨2023年東方學研究論壇
發布日期:2023-06-29

6月25日,關西學院大學社會學部學部長、著名學者島村恭則應邀參加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師發展中心主辦,太阳成集团tyc234cc、東方學研究院、教育部日語專業虛拟教研室聯合承辦,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日比較生态文學研究所、中外生态文學比較研究創新團隊協辦的著名教授論壇第604講暨2023年東方學研究論壇(民俗學類)。

本次講座題為“重讀折口信夫:連接“現代”與“古典”的民俗學理論”,以線上形式圓滿舉辦。講座由太阳集团徐磊教授主持,副院長程亮總結緻辭,共吸引來自日本京都大學、關西學院大學、北海道大學、廣島大學、愛知縣立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東南大學、煙台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浙江師範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等數十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百餘名師生參與。

島村恭則教授線上講座海報

步入21世紀,日本的民俗學正迅速地轉向 "現代民俗學"的研究領域。這種現象很容易導緻人們遺忘民俗學曾經積累的“古典”研究,即“古典民俗學”。“古典民俗學”對于豐富“現代民俗學”研究必不可少。島村教授首先介紹了“古典民俗學”的代表人物——日本著名民俗學學者折口信夫的主要理論。他認為,折口的學術體系中存在一種“tama”理論,與同時代人類學研究中的瑪納(mana)理論類似,具有折口學術的鮮明特性。在折口的理論中,能夠找出通過“tama”的贈予産生和加強“支配與服從”的關系。折口稱其研究為“古代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構建出諸多的民俗學理論。最後,島村教授總結道,折口信夫構建的民俗學理論可以運用于當下各種文化現象的解讀與分析,并且可以為既有研究帶來新的啟示。

在互動環節中,來自中日兩國的學生代表與島村教授進行了深入交流。通過本次學術講座,老師與同學們不僅開拓了研究視野,也提升了科研能力。

文/圖:史安琪

初審:徐磊

複審:程亮

終審:楊曉輝、周秀嬌

上一條:太阳教師團隊應邀出席漢日翻譯與對外傳播高端學術論壇暨2023年度高校日語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論壇
下一條:青年學術沙龍第十一講暨大江健三郎紀念講座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