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學術動态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動态 >> 正文
太阳舉辦嚴紹璗先生追思會暨中日比較文學比較文化研究學習成果交流會
發布日期:2022-09-06


2022年9月3日,嚴紹璗先生追思會暨中日比較文學比較文化研究學習成果交流會在線上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辦,來自南京師範大學、北京語言大學、遼甯大學等兄弟院校及科研院所的100多名專家、學者及青年學人線上與會。

會議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陳多友教授主持,共計十六位青年學者就研讀嚴先生相關論著後的所思所想進行了分享。

追思會伊始,全體與會人員線上默哀一分鐘,以悼念並緬懷嚴紹璗先生。之後陳多友教授回顧了與嚴紹璗先生交流的一幕幕情景,話語眷眷,令人動容。

陳多友教授回顧與嚴紹璗先生的交流過往

基調演講環節,陳多友教授作了題為《嚴紹璗先生治學方法管見》的發言。就嚴先生治學方法進行了闡發,并希望青年學子能夠學習先生嚴謹的治學态度、科學的治學方法,博學勤思、力學笃行,做學術傳承者與創新者。

與會的十六位青年學者既有來自華東、西南地區的高校骨幹教師,也有廣外及國内其他高校的在校博士和碩士研究生。交流會上,青年學者們主要圍繞嚴先生以東亞文學文化關系為中心的比較文學研究,以及以日本中國學為中心的海外漢學研究等課題開展了學習分享,具體内容涉及文學文化變異體、文化交流與傳播思想、域外中國研究、漢籍在日本的傳播、“物語”文學、日本文學中的道家思想、竹内魯迅等各個維度,充分展示了嚴先生學術成果的豐碩及其學術體系的嚴整。

陳多友教授就每位學者的分享内容一一點評,并在最後指出,在嚴先生等前輩的學術光芒引導下,青年學者們充分激發了自己的學術熱情及其創造力。在長達四個半小時的研讨交流中,大家體味到了從事學術研究必經的披肝瀝膽、勵精圖治的要義,領會了夙興夜寐、日夜兼程的辛勞,也品嘗了學有所思、思有所得的喜悅,希望年輕學子們勇于接受學術“煉金爐”冶煉鍛造,成為學術英才。

與會學者的學術交流

嚴紹璗先生是著名學者,在東北亞文化研究尤其是中日比較文學比較文化研究等領域成果豐贍,堪稱典範。嚴先生曾任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所長、中文系學術委員會主任、國際比較文學協會東亞研究委員會主席、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曆任日本京都大學、佛教大學、宮城女子大學、文部省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等客座教授。1996年獲亞太出版協會學術類圖書金獎,2010年獲日本第23屆“山片蟠桃獎”,2015年獲首屆“中國比較文學終身成就獎”,2016年獲首屆“國際中國文化研究終身成就獎”。嚴先生因病于今年8月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2歲。嚴先生生前對廣外日語學科的發展十分關注,曾多次莅臨指導,與我校同行交流甚廣。

文字、圖片:周雯

初審:張志剛

複審:陳多友

終審:周秀嬌

上一條:神奈川大學佐野賢治教授為我校師生開設海外名師系列講座
下一條:東方學研究院與敦煌研究院佛學研究中心達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