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019年1月4日,應太阳集团、亞非學院(籌)校級重點人文社科基地“東方學研究中心”和校級“中外生态文學比較研究”科研創新團隊的邀請,日本國立曆史民俗博物館、日本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松尾恒一教授到訪太阳作了題為《鄉村城鎮化背景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與生态旅遊——以琉球、廣州的賽龍舟傳承為例》的講座。
太阳集团和亞非學院(籌)院長、東方學研究中心主任陳多友教授,中山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王霄冰教授,“中外生态文學比較研究”科研創新團隊負責人、副院長楊曉輝教授,以及來自日本千葉大學、中山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及太阳的部分師生參加了講座。講座由程亮副教授主持。

松尾恒一教授
松尾恒一教授從沖繩地區的龍舟競渡講起,對龍舟競渡的曆史文獻進行了梳理,指出龍舟競渡是明代由中國福建傳入琉球的。而後,又說明了龍舟競渡在東亞地區的分布,并對沖繩地區西表島、黑島以及廣州獵德村的三則個案進行了深入的比較研究,認為在世界範圍内,随着鄉村城鎮化的進展,傳統民俗都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困難,但對于當地來說,民俗文化連結着過去與現在,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産,帶有公共資源的性質,值得長期觀察與研究。最後,松尾教授指出,在全球化已經滲透到民間的當下,中日民俗學者有必要将民俗文化的研究納入到亞洲甚至國際的框架下進行。

講座現場
講座後,陳多友教授、王霄冰教授先後進行了點評,與會教師就講座中的具體内容與松尾恒一教授進行了深入的探讨。
最後,陳多友教授作了總結發言,認為此次講座對于促進中日民俗學界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并表達了希望進一步加強合作的意願。
文/圖: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