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答謝日本駐廣州婦女會長期以來對太阳日語系有關活動的支持與幫助,同時讓日本友人領略豐富璀璨的中國傳統文化,11月5日中午1:00,中國傳統文化交流會于六教B211室舉行。29位日本婦女會成員,多位在廣州工作學習的日本友人,以及我校中日文化交流小組的負責老師杜凡、嚴敏,小組全體成員參與了交流會。活動由交流小組組長之一劉欣星主持。
此次活動主要有兩大環節。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表演,學生們介紹并表演武術、古筝、粵劇、書法和葫蘆絲伴奏傣族舞蹈五個節目。二是自由交流環節,出席成員自由交談,借此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并增進友誼。小組還給日本的朋友們準備了廣東特色的小食和飲料。
武術拳拳有勢,古筝聲聲悠揚
考慮到外國友人對中國武術非常感興趣,此次活動邀請了來自中文學院07級的王秋萍和08級的倪嘉欣兩位校武術協會會員向大家展示武術的魅力。倪嘉欣一套北派少林拳穩健有力、功架十足;而王秋萍表演的南派南枝拳則又快又狠,伴随運氣發聲,頗有氣勢,兩位女同學的飒爽英姿使觀衆們都不禁為之驚歎。
呼聲剛落,琴聲又起。08級日語1班的唐冬潮為大家介紹了中國古筝與日本古筝的不同之處後,演奏了古筝名曲《戰台風》。時而高亢時而婉轉,冬潮同學的纖纖十指間流淌出悅耳的琴聲,高超的技法博得了陣陣掌聲。

學生們精彩的表演博得熱烈的掌聲
粵劇情、書法魂、傣族藝,共獻視聽盛宴
來到廣州自然不能錯過嶺南風情濃重的粵劇。08級日語1班的麥美君獻唱了一曲《分飛燕》,隻見她氣定神閑,高轉低吟,曼妙之聲讓聽衆們大飽耳福。
随後,07級日語1班的方的中向大家詳細介紹了中國硬筆書法的原理與構成,對漢字書寫充滿好奇的日本友人都聽得津津有味,對他在黑闆上的龍飛鳳舞報以聲聲驚歎。
最後是葫蘆絲伴奏傣族舞蹈表演,08級日語2班的張怡和舒亦庭雙劍合璧閃亮登場。張怡的葫蘆絲吹奏起《月光下的鳳尾竹》,亦庭伴着婉轉的音樂輕盈起舞,絲絲入扣的表演再次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葫蘆絲伴奏傣族舞蹈
心之交流展開新的旅程
表演結束後,出席成員分享彼此心得并圍繞多個感興趣的話題展開交談。其中,交流小組的陳莉莉與幾位日本太太共同交流中日折紙的心得;黃蕙歡向大家展示校園網上有關婦女會與我校共同舉辦活動時的新聞報導,和她們重溫了過去的溫馨片段。對古筝滿懷興趣的日本太太們嘗試着彈奏了日本民謠《櫻花》;武術協會的同學邊講解邊糾正日本朋友的抱拳……現場歡聲笑語不斷,氣氛相當熱烈。

日本太太學習武術抱拳禮
來自橫濱、現在在廣州工作的大高先生是第一次參加活動,他說:“漢字書法構造多樣,寫起來十分有趣;活動不僅使我們加深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還激發了我們很多新的興趣。” 對此次活動表示高度的贊賞。

自由交流環節氣氛熱烈
薪火不息,新舊傳承
活動結束後,記者采訪了日本婦女會廣外交流協會的骨幹之一中谷女士。中谷女士作為協會的主持人之一,已經參與交流活動有三年多了,不久将會回國。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日本太太一般在廣州駐留大概兩年左右,便得随丈夫派駐别地或回國,因此婦女會每年都有舊成員離開,為了堅持把交流活動辦下去,最困難的便是如何加大宣傳以吸引新力量的注入。在不懈的努力下,廣外中日文化交流活動已經踏入了第四個年頭并吸引了婦女會以外的其他日本朋友的加入,在廣州的日本人圈内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中谷女士表示,交流活動能堅持到現在,不僅僅是女士們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每次交流,日本的朋友們都被同學們的熱情努力所感動,在廣外得到了不一樣的歡樂和動力。

中谷女士接受記者采訪
“此次是除盂蘭盆節文化交流活動以外,婦女會出席人數最多,同時也是迄今新成員參與人數最多的活動,内容很精彩,讓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中谷女士戀戀不舍地說道:“學生們年輕熱情,充滿活力令我十分感動;希望我回國以後,婦女會與廣外大學子共同參與的活動能繼續下去并越辦越好。”
文字:溫曉思
圖片:杜凡
編輯:杜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