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
學生活動
首頁 >> 學生工作 >> 學生活動 >> 正文
2016級亞洲校園林沛璇日本立命館大學學習報告
發布日期:2020-01-11

日本立命館大學學習報告

2016級中日韓亞洲校園林沛璇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立命館大學進行交換學習,立命館大學校區位于日本古都——京都的甯靜一隅,時隔一年,我又與它重逢,一切還是歲月靜好之貌。

上學路上的風景

伴随着秋天的來臨,新學期也開始了。上學路上有許多高聳挺立的銀杏樹,金木樨樹默默散發清香,烏鴉偶爾飛過天空發出幾聲鳴叫。臨近校門口,指導交通的老爺爺向每一個學生問好,就在他們也點頭緻意我時,我發現竟然還是去年熟悉的臉龐,一切都是熟悉的樣子啊——想到這裡變自覺安心不少,但是随着課程的開始,我明顯感覺到自己的學習生活和去年不一樣了。

這學期,伴随着語言水平的提升,我們可以自由選擇選修課程了。日語語言課程明顯減少,取而代之,可以自由支配、自主學習的時間增多了。于是我選修了京都文化論這門課,想要多多地了解這個充滿韻味的千年古都的傳統文化,增進對于日本社會的了解。教授是一位學識淵博,頗有氣質的女士,每次上課前都會向我們推薦近期的博物館、美術館展覽,然後開始講授日本的國粹——日本茶道的曆史以及《茶會記》。雖然我參加了茶道部,并且和社團的朋友一起定期去稽古、或者參加茶會,但是我從來沒有沉下心來了解過記錄茶會的古書。這節課從古代的茶人開始,講到茶會的道具、流程,再講到卷軸挂畫、華道和茶室裝修,事無巨細。和中國茶道不同,日本茶道注重儀式化和程式化,這節課讓我領會到了日本茶道文化不同于中國茶道的獨特魅力,受益頗豐。

茶室

此外,這學期還增加了日本宗教文化研究課,以及日本文學研究課程。

宗教文化課的老師專修民俗學和人類學,雖然年輕,但是授課邏輯清晰,把日本的佛教、神道教的曆史講的生動有趣。因為課上講到的佛寺和神社大都位于京都,于是聽他的課程格外有“現實意義”,使得我對于京都的理解也加深了許多。

老師上課帶來江戶時期的銅錢

日本文學研究課上,教授講課語速極快,就像他的思路一樣,如泉湧——他講課充滿了爆發力。教授是日本小有名氣的國文學研究者,尤其在對于耽美派作家谷崎潤一郎的研究領域著述頗豐。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講到谷崎潤一郎的小說《秘密》時,并沒有從傳統的文學角度來整理文章情節和思路,而是通過小說中關于江戶時期的淺草區的描寫,來還原當時的東京社會,給我們講述當年的日本曆史和社會風貌。我記得當他把江戶時期的史料,和如今的東京高清地圖對比呈現給我們後,我的腦海中浮現出整個故事發生的空間,再讀小說,整個故事一下子就立體起來了!留學生的我們同樣可以理解日本文學,這其中的文化隔閡不見了。通過這節課,我了解到了文學研究,了解了文學研究者做學問的姿态,也深刻領會到文學作品的存在價值是不可估量的——這節文學課刷新了我的世界觀。

秋去冬來,學習生活未完。

編輯:亞洲校園教育中心

上一條:2017級亞洲校園陳詩瑤日本立命館大學學習報告
下一條:2016級亞洲校園許曦彤中日韓三國合作秘書處組織青年大使項目及釜山研究院實習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