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立命館大學學習總結
2017級 廣外中日韓亞洲校園 陳詩瑤
從2019年9月開始到2020年1月,我在京都立命館大學開始了第一次日本留學,也是留學生活中的第二階段。我在京都這座古老的城市度過了炎熱的夏末,和班上的同學還有任課老師一起度過賞楓葉的秋天,現在在寒冷的冬天即将結束一學期的留學生活。在這一學期裡,學校為我們安排了充實的課程以及豐富的課外活動,下面我将分成課堂安排和課外活動兩個部分總結我的留學生活。
首先是課堂安排。本學期在立命館大學最大的收獲是我對中日韓存在的社會問題有了更多的了解和關心。立命館大學實行分班教學,将亞洲校園的中國學生和韓國學生按照日語水平分成四級班和六級班。我與班上的其他同學以及韓國的幾位前輩分到六級班,在綜合課上學習了日本現在正在關注的社會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對自己以往沒有關心過的養老機器人和女性在職場上的現狀等領域進行了學習。同時,在小組讨論時,我與韓國同學也交流了中國與韓國的情況。與此同時,在聽解口頭課以及作文課上,我們也對于中日韓現在存在的社會問題進行了分析,尤其在作文課的結課論文裡,我對中日韓女大學生對于結婚觀念的看法進行了比較研究,在這個過程中我初步學習了在寫日語論文時的基本用語及表達,這為我将來的日語論文打下了基礎。
除了語言學習的課程,立命館還為我們安排了日本研究課程。在廣澤老師的浮世繪研究課程上,我第一次了解到了日本有名的浮世繪畫家,以及浮世繪的具體制作方法。而且,在學期初我們進行了一次有關自己最喜歡的畫的發表。同學們喜歡的畫非常多樣,有來自歐洲的畫家的畫,也有來自日本本土的畫。而我介紹的是中國一位小有名氣的中國畫家魚山飯寬的現代水墨畫。在課後廣澤老師希望我能寫一篇關于自己對畫的感想的文章發布到亞洲校園的日語官網,并且細心地考慮到了原作者畫作的版權問題。于是我在郵箱上給原作者寫信,并在當晚就得到了許可的回複。這是我第一次鼓起勇氣向作家征求作品許可的機會,能得到作者的許可是廣澤老師和我都感覺到很開心的事情。

鞍馬寺活動紀念照片
除了課程以外,綜合課老師還為我們安排了豐富的課外活動,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于紅葉季節與綜合課老師一起參加了鞍馬寺的和平祈禱活動。留學過程中,綜合課的山田老師為我們安排了一次特别的課程——體驗鞍馬寺的和平祈念儀式。11月的那天早上,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鞍馬山,乘着秋意,踏着金色的、深紅的、鋪滿山路的葉子,在一路的歡聲笑語中登上了山頂,來到了鞍馬寺。山上的空氣很清新,連同鞍馬寺的氛圍一起,帶給我一種神聖而莊嚴的感覺。在寺廟外觀賞紅葉、稍作歇息之後,我們拿到了參加儀式的用具——一盞蓮花狀的燭燈,和老師一起踏進了寺廟内部。第一次進到以往隻能在外面參觀的儀式中心地,我想大家心中湧現的是夾雜着好奇與緊張的興奮;而端着點燃的燭燈,聽着方丈和唱詩班的禱告詞時,空氣中便仿佛隻剩下莊嚴和神聖。和平祈念儀式結束之後,我們有幸留在寺裡吃了齋飯。雖說是齋飯,除了日本傳統點心,也有面包和蛋糕之類的食物,而且在吃飯的同時,還能欣賞到演奏的音樂以及唱詩班的歌聲,可謂是各種意義上的“豐盛”了。這是我在留學過程一次珍貴的的體驗,感謝山田老師給予我們這樣的機會,相信這次經曆能讓我對日本文化有一種全新的、更深的理解。
一個學期的日本留學美好卻短暫,在下一次日本留學之前,我要再做更好的規劃,讓自己的留學生活不留遺憾。
編輯:亞洲校園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