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學術動态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動态 >> 正文
從日劇看日本企業的發展戰略 ——杉山泰教剖析在廣州日企該如何度過金融危機
發布日期:2009-06-20

本網訊 6月11号下午,由日本駐廣州領事館和三菱東京UFJ銀行主辦的巡回講座在在二教131教室舉行。該講座題為“日劇看日本企業的發展戰略——在廣州日企該如何度過金融危機”,由三菱東京UFJ銀行廣州支行行長杉山泰教主講。日本駐廣州總領事館總領事吉田雅治,副領事澤田隆人,日本航空廣州分公司總經理田中康之,三井物産廣州分公司總經理長谷川民清等嘉賓莅臨現場,太阳日語系副主任劉勁聰,張慧明副教授、楊晔副教授以及日語系各級學生出席了講座。講座由劉勁聰主持。

衫山泰教——從日劇看日本企業的發展戰略

劉勁聰主持講座

日本經濟的演變

衫山泰教把自身開始投入到銀行工作中至今25年的經曆與日本經濟發展曆史結合在一起,生動地為我們講解了日本經濟,特别是銀行的發展和演變曆程。

他說,日本泡沫經濟危機之前,随着利率和外彙交易的自由化、銀行證劵的出現以及在歐洲市場的統一和亞洲勢力的擡頭的影響下日本銀行的國際化,長期信用銀行,專門的外彙銀行,信托銀行等不同形态的銀行相繼出現。他表示,日本泡沫經濟危機後,日本為了緩和危機,其中的一項措施就是合并銀行。衫山泰教所在的三菱東京UFJ銀行就是由三所銀行合并演變而來的。

通過分析當時在日本企業範圍中流行的市場至上主義其界限的地方,衫山泰教說,日企需要一場暴風雨似的改革。日企面臨着輸出型企業、國内型企業的去向,銀行的發展等等一系列的難題,不改革絕對行不通。

日劇反映的日本經濟社會

衫山泰教列舉了《秃鷹》、《派遣員的品格》和《Change》三部日劇,并分析了其中出現的日本企業發展戰略和經營模式。《秃鷹》所表現出來的有M and A的選擇分流問題,“購買時間”經濟的合理性,有敵對性的收買的和在日本企業倫理觀的關系,還有家族經營和日本企業文化的發展關系。《派遣員的品格》表現了日本日益盛行的“外派職員”工作方式,通過描述這個角色的生存方式來講述日企文化。而《Change》中表現出來的是日本人對于政治的不信任度和熱切的期待感。他分析道,現在日本社會和企業都要認真面對的課題有統一文化的維持、單一價值觀的維持和對于改革的期待感維持。

日企的發展方向


衫山泰教指出,日本企業發展的道路應該向着以下三個方向:

一是要向真正的國際化企業進化:堅持“以人為本”和雇傭形态多樣化,培養有國際化意識的員工,同時,開拓亞洲市場以及國内的潛在市場,把投資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兩個方面。

二是對國内市場的開拓:繼續保持和發展軟件開發,遊戲,漫畫,電影等日本潮流;開發雜交技術,燃料電池和太陽光發電等環境方面的技術;重視護理事業,應對高齡化的社會;發展農業,做到食物方面自給自足。

三是個人和工作區分對待的企業文化培養。個人在為公司為社會服務的同時也要注重自我實現。

同學積極提問

這次講座讓同學們了解到了金融危機下日本企業發展的策略,同時對日企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講座完畢後,同學們積極就泡沫經濟,企業文化,人才需求等方面發問。杉山泰教簡練精彩的回答,赢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文字:陳興傑

圖片:鐘麗婵

編輯:陳薇

上一條:著名翻譯家林少華之村上春樹:孤獨,“高牆與雞蛋”
下一條:北京語言大學羅林教授受聘于太阳阿拉伯語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