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11月23日上午,在北校區圖書館負一層多功能報告廳,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日本當代知名文學批判家小森陽一進行了一場題為“2015年安保鬥争與空前的主權運動——今後的展望”的演講。
講座伊始,東語學院院長陳多友給小森陽一教授捐贈了講座紀念品。小森陽一教授此前也多次作客廣外,而這次圍繞2015年日本參議院委員會表決通過的新安保法案,從日本國民(主權者)進行的具體鬥争以及今後日本政治、中日關系走向等方面展開了精彩分析。
在演講始初,小森教授為我們介紹了當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家庭背景以及相關的政治經曆。借助外祖父岸信介作為日本前首相的影響力,為自己的政治生涯掃除了不少障礙,也在第一次安倍内閣倒台以後,能第二次擔任日本首相,并組建閣僚。
在第二次安倍政權期間,安倍提出了要修改二戰以來已實施67年的日本和平憲法。該憲法奉行和平主義,第九條列明日本“放棄發動戰争的權利”,不能夠擁有戰争武力。而安倍企圖修改憲法、廢除第九條,也一直被外界懷疑是為了解禁集體自衛權,變相獲得戰争權。而本次主講人——小森陽一教授則強烈反對安倍修憲,全身心投入到維護和平憲法的“九條會”語言運動當中。
九條會是以大江健三郎、加藤周一等9名文化人士創立的、旨在維護否定日本交戰權的憲法第九條的和平組織。九條會已在日本發展壯大,現全國各地有六千多個九條會。九條會已成為一個跨階層、跨流派、維護和平與民主、推進時代潮流的和平組織。

小森教授生動形象地演說
另外,小森教授還給我們介紹了反對安保法案的日本學生團體“SEALDs”(全稱Student Emergency Action for Liberal Democracy)。在國會前集會、反對安保法案的行動中,青年學生成為中堅力量,他們一改以往社會對"青年人不關心政治"的偏見,對政府背棄和平憲法的行為表現出極大的擔憂,并且積極采取行動發表反對意見,維護憲法和民主。這次行動中,不乏小森教授麾下的東大學子。小森教授對SEALDs頗為贊賞的一點是,不同于70年代的高喊統一口号、統一旗幟的民主運動,參加集會運動的青年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傳達自己的信息,通過日常小事、所見所聞,反而更能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表達出年輕一代普遍維護和平、反對戰争的普遍願望。

陳多友院長總結發言
講座最後,陳多友院長對小森教授的演講作了總結。他引用了大儒張載的名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高度贊揚了小森陽一教授作為市民運動的組織者和領袖的使命感:把文學、史學與政治很好地結合起來,在進行文本批評、文學研究的時候體現了現實關懷,曆史關懷和高度的責任感。此外,陳院長還肯定了小森陽一教授對于未來的展望:我們不要太悲觀,對于中日韓的曆史問題、政治外交、安全等各領域問題,我們應該有信心去探讨和解決它。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知識人,知識人應該團結起來,以自身為媒介,把先進的理念和價值精神傳達出去,實現中亞地區、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最後,陳院長鼓勵同學們要向小森陽一教授學習,關心現實和政治,關心人類的未來。
文字:蘇曉倫
蔡婷婷
攝影:何思韻
編輯:詹伊曈
附:
主講人介紹
小森陽一,1953年生于東京,現為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日本當代知名文學批評家,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步入學術界以來,已出版專著、論文集近20種。著作的中譯本包括《天皇的玉音放送》《現代日本國語批判》《村上春樹論:精讀〈海邊的卡夫卡〉》《文學的形式與曆史》,其中尤以批判日本天皇制度的《天皇的玉音放送》在國内的影響最大。此外,作為市民活動家,小森陽一緻力于捍衛日本和平憲法。2004年6月10日,由其直接策劃并擔任“事務局長”的維護和平憲法的“九條會”正式成立。“九條會”由文化界九位著名人士組成,他們是作家加藤周一、劇作家井上廈、哲學家梅原猛、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反戰活動家小田實、法學家奧平康弘、報告文學作家澤地久枝、文化研究學者鶴見俊輔、社會活動家三木睦子(已故日本首相三木武夫夫人)。